问:关于大气,今年1到5月份,臭氧作为首要污染物,它的比例达到48.3%,是什么原因造成,后面有什么治理的手段。
答:关于空气质量和臭氧问题,广东省尤其是珠三角地区人口和产业密集度非常高,排放强度大,针对这些特点,我们省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早关注、早预防、早行动。2013年珠三角率先按新的国家标准开展监测并实时发布城市空气质量数据,同时加强对数据的分析和应用,支撑环境管理措施更加精准的出台和落地。因为有监测基础数据,我们很早就开展环境科研的相关工作,分析污染成因和污染趋势,提出有针对性的环保措施,比如在全国率先实施主体功能区差别化环境准入政策,制定更严格的地方排放标准,通过减排倒逼产业结构调整,引导产业合理布局,通过多年努力,成效非常显著,2015年到2017年,全省及珠三角空气质量连续三年达标,完成国家大气考核目标。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监测到近年来臭氧浓度虽然达标但升高趋势明显。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臭氧的前体物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排放量大,因此臭氧的生成潜势大。比如说城市的机动车是持续上涨的,机动车增加就导致了氮氧化物排放量的增加。此外,广东家具、涂料、制鞋、印刷、集装箱行业企业众多,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排放量大,容易导致臭氧生成。
二是高温强光照射,促进臭氧污染加重。
三是全球和区域臭氧浓度背景值持续上升,进一步抬高了臭氧浓度。
臭氧是综合的复合型污染指标,空气中的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经过阳光照射以后形成,因为它的形成机理非常复杂,也是全球大气环境科学家要共同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近年来环保厅和科技厅已经组织专家团队加强了对臭氧生成机理的研究,同时制定各区域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协同管控的措施,开展臭氧“削峰”行动,建立精细化的管理机制,来控制臭氧上升趋势。
问: 关于水环境,1到5月份,116个考核方面优良下降,劣Ⅴ类断面上升,水质有所下降,能分析一下原因吗?
答:今年1-5月地表水考断面水质有所下降的的原因:
一是全省的工业、生活和农业污染面源污染物排放总量依然很大。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也还没有实现根本性的改善,生活污水截污纳管率不高,尤其是“最后一公里”管网没能打通,污水没能进入污水处理厂。另外,还有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还不够充分。
二是今年1-4月全省降雨较常年减少约3成,水量减少导致水体自净能力下降,在全省污染负荷总量未显著下降的情况下,局部区域水质恶化。
三是1-2月是枯水期,监测采样期恰逢全省强降雨,枯水期的强降雨,导致面源积累的污染物集中被雨水带进江河,加重水体污染,导致超标断面增多。如北江流域、广州珠江段等水质同比下降明显,各断面均呈现出以氨氮、总磷及耗氧指标为主要污染物的水质下降特征。
四是监测事权上收后仅以退潮水质进行评价,对全省水质评估有一定影响。以前是用涨潮和退潮平均值进行评价,广东为沿海省份,入海河流较多,涨、退潮水质存在一定差异。国家监测事权上收后目前仅以退潮数据进行评价,从我们监测评估的情况来看,平均数的水质数据比仅仅退潮的水质数据总体要好。就是这些原因导致1到5月份我省水环境质量有所下降。
目前国考断面水质考核每月仅手工监测一次,数据具有一定的偶然性。水质自动站全面建成,联网运行后,每4个小时监测一次,这样的数据能更客观准确的体现断面水质的实际状况,为分析环境变化趋势提供准、多、全、快的信息,能更有效的支撑环境监管体系。
问:江河水质数据是70多,印象中,国考断面之前也公布这个数据,好像是80点多,国考断面的水质同比有所提升的,但是我看了一下省控水质却是有点下降,原因是什么?
答:看到的80.6%是2017年省考断面水质达标率的数据,2018年1月到5月的数据是73.5%,时间段不一样。另外还有一个区别就是国考断面是国家确定的71个断面,省考在国家点位的基础上为了更好的界定地方责任,增加到166个断面,因为断面数不一致,所以数据不一致,数据的问题主要是因为统计范围不一致造成的。
广东省功能分区比较明显,饮用水源达标率长期保持100%的达标率。我省大江大河水质优良率高,流经城市的水体相对差一些。和全国情况比,我们省水质优良断面比例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劣Ⅴ类水体我们省的数据比国家平均值要多一点,也就是说我们的好水比全国的平均数好,我们的差水比全国平均数多一点。
问:刚才提到国家水质自动站建设,想了解一下水质自动站建设的意义和广东的进展情况?自动站建成以后,对国标达标率是多少?
答: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环境监测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先后审议通过了《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关于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意见》三个环境监测改革的文件,从体制、机制上提出全面系统的解决环境监测深层次问题的药方。把三个改革文件执行好,让环境监测改革顺利实施落地,我们责无旁贷。
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是国家地表水监测事权上收的重要环节,也是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重要建设内容。环境监测事权上收是深化环境监测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厘清中央和地方事权的必然要求,是化解行政干扰的关键措施,是健全环境质量预警监测网络的重要保障。2016年底国家全面完成了空气质量事权上收工作,实现了“谁考核,谁监测,数据实时共享”的目标。2017年开始国家大力推进地表水监测事权上收工作,这对保证环境监测数据准确、提升政府公信力、确保完成“水十条”工作目标等具有重大意义。
生态环境部分二个阶段启动了水环境监测事权上收工作。
第一阶段:实行“采测分离”模式。以前数据是由各地监测,数据逐级上报形成的。国家实施监测事权上收以后,从2017年10月开始,所有国家考核断面由生态环境部统一组织监测,统一组织运行维护,实施“采测分离”的手工监测模式,采样是一个单位,分析是另外一个单位,分析单位的人不知道水样从哪里来,每月监测一次。
第二阶段:推行“自动监测为主、手工监测为辅”的模式,要求到2018年7月底,国家考核断面全部建成水质自动站。
根据生态环境部组织的专家论证,广东省需要新建70个水质自动站站房,生态环境部统一组织配置监测仪器并统一组织运行。截止到5月31日,我省70个水质自动站站房已经全部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正在与仪器供应商进行逐一对接,6月底前要完成所有设备安装和调试工作,7月底前全面联网。
70个水质自动站站房从选址到施工建设,在半年多的时间内全部如期完成,这得益于生态环境部的正确领导,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得益于省直有关部门的通力合作,得益于市县领导及基层工作人员的亲力亲为,借此深表感谢!
70个水质自动站从选址到国家论证,确定点位到施工建设,在半年多的时间内全面如期完成建设。这个工作量非常大,还有很多涉及水利、航道、安全等方面的审批,手续复杂耗时,这项工作能够这么快完成,得益于生态环保部的正确领导,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马省长亲自为这项工作做过批示,得益于省直有关部门的通力合作,包括交通厅、水利厅、海事局等相关单位,得益于市县级及基层工作人员亲力亲为,借此机会对有关单位和人员深表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