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上午,广东省生态环境厅举行9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广东省生态环境厅综合处相关负责人就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相对“一污普”有哪些新的变化答记者问。
羊城晚报:我想了解一下,与广东省“一污普”相比,这次普查总体结果主要有哪些新的变化?
王昌龙:谢谢这位记者朋友。我也参与了“一污普”工作!
第一次污染源普查的标准时点是2007年12月31日,这次的标准时点是2017年12月31日。两次普查结果数据反映出,在这整整的十年里,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大力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下降,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变化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下降。与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同口径相比,2017年我省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量比2007年分别下降了48.88%、65.72%、82.17%、64.96%,体现了近年来我省污染防治攻坚工作所取得的显著成效。
第二,工业源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一是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我省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等高新技术制造业企业的数量同比2007年增长1.7倍;采矿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等资源能源消耗密集型企业的数量比2007年减少了33%-85%,这一数据说明高能耗的企业数量下降,但是高新技术制造业企业相对增长,也表明我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新旧动能加速转换。二是重点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和2007年相比,我省造纸和纸制品业化学需氧量减少82.94%,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二氧化硫减少65.4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氮氧化物减少23.26%,说明我省产业优化升级、淘汰落后产能、严格环境准入等结构调整政策以及污染治理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取得积极成效。
第三,农业源畜禽养殖排放量得到有效控制。畜禽养殖模式持续优化,和2007年相比,2017年畜禽规模养殖增长了1.2倍,而养殖户养殖量下降了16%。生猪规模养殖场干清粪的比例由2007年的23.84%提高到2017年的67.45%。化学需氧量、总氮和总磷排放量分别下降了34.74%、53.49%和26.19%。表明我省农业源畜禽养殖量虽有明显增长,但畜禽养殖结构显著优化,清粪模式进一步优化,畜禽粪便资源利用率得到明显的提升,逐渐形成绿色养殖模式,有效降低了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量。
第四,生活源污染治理成效显著。2007年到2017年,我省城镇人口规模和居住密度不断增加,但生活源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排放强度明显下降。本次普查的城镇生活源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比“一污普”下降55.09%,氨氮下降71.06%,总氮下降48.09%,总磷下降63.89%,主要污染物的人均排放强度明显下降,下降幅度为62.06%至78.84%之间。主要原因是近十年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规模、污水收集处理水平均不断提高,污染控制成效逐步显现。10年间,我省城镇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提高了1.55倍,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和总磷削减量提升了1.88倍-5.11倍。同时,在环境基础设施,特别是在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能力方面也得到大幅提升,危险废物年处置利用能力提高了2.48倍,医疗废物年处置利用能力提高了93%。
通过和“一污普”结果的比较,可以看出十年来我省在生态环境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这也进一步坚定了我省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走绿色发展道路的信心和决心。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