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上午,广东省生态环境厅举行1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介绍《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内容。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蒋宏奇、水处处长李新科、大气处处长张瑞凤、综合处副处长关绣娟出席新闻发布会,宣传教育与科技处处长许金洲主持新闻发布会。大气处负责人就“十四五”期间臭氧治理思路答记者问。
省电台:我们知道臭氧问题一直是重点和难点,在“十四五”期间我们对于臭氧治理方面有什么思路?谢谢。
张瑞凤:谢谢这位媒体记者的提问。臭氧既是一个经典的污染问题,又是一个新兴的污染问题。用网络词语说就是“又双叒叕”地被提问、被关注、被重视,臭氧问题美国人用了50年才基本解决,日本人用了40年的时间解决了这个问题。对于中国来说,这是一个新兴问题,所以刚才记者媒体的提问,是一个新问题。
对广东来说,臭氧是“十三五”期间凸显的问题。广东珠三角在2015年PM2.5率先在全国重点地区达标,PM2.5达标之后臭氧问题凸显出来。十八大以来,全国实施了两个行动计划,一个是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还有一个是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这两个行动计划的实施,实施第一个计划解决了广东PM2.5的问题,广东省空气质量从量变到质变,空气质量明显改善,细颗粒物(PM2.5)浓度和重污染天数大幅下降,人民群众蓝天获得感显著提升。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后,珠三角从全国的三个大气重点地区率先退出。解决PM2.5问题之后,在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时候臭氧和PM2.5作为协同防控对象。关于臭氧问题,我们经常会听到高空臭氧,高空臭氧是好臭氧,低空臭氧就是坏臭氧,低空臭氧就是我们要面对的问题,它不是直接的污染物排放出来,它是由前体物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在太阳光的作用下形成的二次污染物。当它积累到一定水平的时候就会形成光化学烟雾,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昨天,如果大家有关注《中国环境报》的话,就会看到一篇文章,写到《美国臭氧污染治理“弯路”带来的启示》,美国在臭氧治理走过“弯路”,其在1970-1990年对臭氧污染的治理是失败的,臭氧未达标地区的污染情况并没有改善。同时,我的同事告诉我,昨天广东一个环保宣传片叫《我们的家园》,在美国的一个电视频道discover上线了,成了两个比较有意思的环保新闻。
对于臭氧的问题,我们在接下来“十四五”会有一系列工作部署。实际上,“十四五”工作部署是在“十三五”的工作经验上提出来的,“十三五”臭氧防控尤其是去年(2020年)明确提出要以PM2.5和臭氧的协同防控为核心,以臭氧防控为重点,我们提出了32字工作方针:“突出减排、狠抓重点、精准降超、应急削峰、省市联动、区域联治、专班指导、探索示范”的工作思路。在这样的工作思路指导下,我们将治理重点、攻坚措施、工作机制、资源力量等着重向臭氧防控转变。在2020年,我们勠力同心实施了“百日攻坚”“百日冲刺”“百日应急防控”三百行动,圆满地完成了国家下达广东的“十三五”空气质量约束性指标,我们时不时会在朋友圈里面看到晒蓝天、晒彩虹的情况。
“十四五”的臭氧总体思路,它可以说是组合拳,我们提出要加快推进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等前体物的协同防控。美国的教训也提示我们,臭氧污染生成机制复杂,应该倡导差异化的协同减排和精细化减排。各个地区、各个城市的臭氧生成机制不一样,所以要谨慎选择适合的特定前体物主导的减排策略。教科书也告诉我们,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的减排比例是1:2-1:4之间,具体的城市到底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比例和策略?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从省的宏观层面上来设计的话,我们主要是采取臭氧防控九大行动:
一是严控“两高”行业,实施产业绿色升级提升行动。具体措施包括,严格新建项目的准入、升级改造现有产能、整治提升涉气产业集群、推动绿色环保产业健康发展。
二是改善能源结构,实施能源清洁化替代行动。包括清洁低碳能源,严控煤炭消费量和压减工业燃煤。
三是调整交通结构,实施绿色交通系统建设行动。优化调整客货运结构,包括使用低碳清洁的交通及作业工具。
四是实施全过程管控,实施VOCs深度减排治理行动。具体的措施包括系统排查工业VOCs治理突出问题,全面实施原辅材料水性化、低VOCs的源头替代,实施重点领域的深度治理。
五是适度提质增效,实施锅炉炉窑分类分级治理行动。具体措施有深化工业炉窑分级分类治理,提升工业炉窑锅炉治理水平。
六是全面提升扩展,实施移动污染源系统防控行动。包括车用油品的质量保障,严格控制机动车排放,有效监管非道路移动机械,推进船舶港口机场等污染防控。
七是做精做实做细,实施面源精细化管控行动。具体有秸秆禁烧和其他面源污染治理。
八是精准高效防控,实施重点时段臭氧污染攻坚行动。包括污染监测能力的建设,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建立和污染天气的应急防控等。
九是提升科学治气,实施臭氧污染防控科技支撑行动。主要是开展大气污染源持续性排放调查和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强化指导监管能力建设和增强污染防控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