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上午,广东省生态环境厅举行1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介绍《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内容。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蒋宏奇、水处处长李新科、大气处处长张瑞凤、综合处副处长关绣娟出席新闻发布会,宣传教育与科技处处长许金洲主持新闻发布会。综合处相关负责人就“十四五”规划期间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新举措答记者问。
羊城晚报:在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规划有哪些新的举措?
关绣绢:谢谢这位媒体朋友的提问,为了加快提升我省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十四五”我们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完善治理主体,构建多元共治的环境治理模式。生态环境保护人人有责,所以我们必须要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十四五”我们将通过实施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推动落实企业治污的主体责任,同时鼓励公众和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和监督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推动实现从“要我环保”到“我要环保”的转变。
二是优化治理机制,建立激励与约束并举的环境政策体系。一方面,我们将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的法规标准体系,加快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严格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补偿制度,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环境监管机制,推动实现一处违法处处受限。另一方面,我们将强化市场激励机制,推广“环保管家”“环境医院”等市场化环境治理模式。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在重点领域探索设立污染防治基金,在环境高风险领域建立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深化碳排放权、排污权等环境权力与市场化交易,完善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探索建立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机制,从而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内生动力。
三是提升治理能力,夯实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支撑。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先进的技术手段,全方位地加强生态环境基础能力建设。这里包括完善全要素覆盖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积极推进粤港澳生态科学中心、生态环境智慧云平台等高水平环境治理平台建设,着力构建科学先进的监测预警体系、实时泛在的信息感知体系、统一规范的执法监管体系、智慧共享的管控调度体系、快速响应的环境应急体系和创新引领的科技支撑六个体系,全面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