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广东省生态环境厅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广东省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处长李新科就我省水质问题答记者问。
南方日报记者:去年,水质取得非常好的成效,想问一下主要是哪几个断面取得很大的进步,通过哪些措施?现在数据是比较好的数据,未来还有上升的空间吗?或是保持的空间吗?对今年工作有什么考虑?
李新科:感谢您的提问。
按照国家的初审数据,2022年我省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92.6%、劣Ⅴ类比例为0,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年度工作任务和“十四五”目标任务,在近年和国家实施考核以来最佳,全省水环境质量连续两年达到“优”,其中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从2018年73.2%大幅跃升到92.6%。149个国考断面中,有22个水质同比提升1个类别,其中潮州市枫江深坑、揭阳市练江青洋山桥2个断面消除劣Ⅴ类,深坑定类指标氨氮2022年(1.78mg/L)比2021年(2.15mg/L)下降17.2%,青洋山桥定类指标氨氮2022年(1.9mg/L)比2021年(2.88mg/L)下降34.0%;同2020年比分别下降42%和61%。其中水质断面改善比较大的,有6个断面达到优良,分别是:深圳市东莞市茅洲河共和村、惠州市淡水河紫溪、淡澳河虎爪断桥、东莞市东莞运河樟村、湛江市鉴江黄竹尾水闸、茂名市寨头河出海口,这6个断面,其中惠州市紫溪、东莞市樟村、湛江市黄竹尾水闸2021年已经提前达到优良。
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主要得益于近年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的齐心协力、持续攻坚。特别是各级党政主要领导高位推动,带头啃最硬的骨头,真花时间、真下功夫研究落实,并且持续系统地实施控源截污行动,稳扎稳打、精细精准,才有了这样好的效果。
2022年,我厅以国考断面达标攻坚为核心,围绕重点区域、关键问题,早谋划早部署,持续深入带动推进打好碧水保卫战。有三个方面的主要举措:一是加强统筹谋划。制定实施《广东省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广东省碧水保卫战行动计划(2021-2025年)》,明确“十四五”水生态环境保护总体布局和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印发实施2022年水污染防治攻坚工作方案,也是经省政府审定和印发的,组织制定25个重点攻坚国考断面“一断面一方案”,系统开展工业源、生活源、农业源系统治理。二是加强研判分析,加强水质的监测调度,动态跟踪水质变化和重点治污工程建设进展,每日发布水质情况,每月会商研判水质达标形势。主动加强与相关地市、省有关部门和省属国企沟通对接,推动解决水污染的重点难点问题。三是加强督导服务。2022年,我厅组织技术团队对30个重点国考断面开展现场技术帮扶。特别是7月份以来,针对部分断面水质不稳定的情况,厅党组决定成立以厅领导任组长的七个督导组,全力推动13个达标风险断面攻坚。
您刚才提到未来的提升空间,我们认为,我省水环境稳定达标基础仍不牢固,部分断面仍存在溶解氧、总磷、氨氮、高锰酸盐指数等指标月均值超标;部分流域治污能力和管控水平仍有待加强,污染物排放总量仍然偏大,旱季“藏污纳垢”、雨季“零存整取”现象较多存在。国考断面优良比例达90%以上,已经是“优”,接下来我们重点就是确保达“优”的稳定性,不片面追求过高的优良比例,而是追求常态下的水质稳定达标,努力实现内涵式、可持续、高水平达标。未来一个时期水污染防治工作,我省通过制定实施碧水保卫战五年行动计划和“十四五”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已经做了谋篇布局。2023年,我们将在连续两年达“优”基础上,坚持稳中求进、稳扎稳打,突出强化控源截污,围绕“重点流域、重点时段、重点指标、重点工程”啃硬骨头、打攻坚战,持续开展科学、精准、依法治污,着力推动我省国考断面高水平稳定达标、全省水环境质量持续稳定改善。
一是推动重点国考断面攻坚。持续巩固潮州市枫江深坑、揭阳市练江青洋山桥2个断面消劣成效,针对深圳市深圳河口、江门市潭江牛湾、揭阳市榕江地都等未达标断面及湛江市九洲江营仔、东莞市东江沙田泗盛、佛山市高明河沧江水闸等不稳定达标断面,进一步加强“一市一策一专班”现场核查、分析研判和督导服务,指导推动各地精准精细治污。
二是抓好重点时段水污染防治。随着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深入推进,重污染水体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而初雨面源污染、雨季污染负荷偏高等问题愈加凸显,因此,亟需强化初雨期(3-4月)、汛期(5-8月)和台风雨时段,这三个重要时间段的水污染防治工作。对于揭阳市练江青洋山桥、深圳市观澜河企坪断面等汛期污染强度排名前30的断面,要提前采取汛期削峰措施,建立预防、研判、处置常态化监管机制,有效应对旱季“藏污纳垢”、雨季“零存整取”突出问题。
三是抓好重点污染指标管控。对氨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等超标率较高的枫江、练江(揭阳段)、漠阳江、九洲江等流域,要积极推进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农业面源治理管控等措施,推动水质改善。对主要受溶解氧指标影响的珠三角地区及入海口等水体,在着力加强污染物削减基础上,进一步组织深入调研、科学分析,摸清影响机理并探索有效治理路径。
四是抓重点治水工程建设。坚持控源截污为主线,建立攻坚断面的重点工程、重点措施清单,定期调度、动态管理,推动工程尽快落地见效,减少入河污染负荷。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