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生态环境厅拟对揭阳港前詹作业区通用码头一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批准决定的公示


  根据揭阳港前詹作业区通用码头一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技术评估报告等,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厅拟对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批准决定 。为体现公开、公正的原则,强化公众参与,现予公示。公示期5个工作日(2020年12月9日至2020年12月15日)。如有意见,请在公示期内来信或来电向我厅反映。

  联系地址:龙口西路213号生态环境厅708,邮编:510630

  联系电话:020-83624746

  传 真:020-87531400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自公示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及有关利害关系人可对我厅拟作出的决定提出听证申请。

项目名称

揭阳港前詹作业区通用码头一期工程

建设地点

广东揭阳惠来县

建设单位

中电投前詹港电有限公司

项目概况

项目选址于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沟疏村和赤沃村之间、神泉湾东侧,位于揭阳港前詹作业区。项目填海工程海洋环评于2011年经原省海洋渔业局核准,属已确权未完成项目。2018年列入广东省历史遗留围填海项目,并列入省“十三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按规定项目需重新编报环境影响报告书。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1个7万吨级通用泊位、1个3千吨级通用泊位、1个工作船泊位、1座防波堤以及煤炭、钢铁、风电堆场等配套设施。码头计划吞吐量为散杂货324.6万吨/年,包括煤炭、钢铁、水泥(袋装)、重大件。项目总投资约240325.95万元。项目总用海面积为134.23公顷,陆域总面积为65.7公顷,其中,填海造地面积(含水工结构)为33.5公顷,东南防波堤面积为12公顷,港池、蓄水等用海面积为88.7公顷。

环评机构

广东海兰图环境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一)海洋水文动力项目建成后,由于防波堤的掩护作用,港池内各代表点流速明显减小,航道内由于疏浚后增大了过水断面流速略有减小。(二)海水水质工程海域施工产生的悬浮泥沙扩散主要是在项目海域周围,100mg/L高浓度区范围包络线面积为1.05km2,10mg/L浓度区覆盖范围为6.1km2,悬浮物扩散仅限于作业区附近,随着施工结束工程海区的水质会逐渐恢复原有的水平。运营期各类污水经妥善处理后不会对项目所在海域水质产生明显不良影响。环保措施:施工生活污水经自建污水处理系统后回用于工地降尘;营运期港区生活污水、含煤污水、机械含油污水等经自建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标后回用于喷淋除尘用水,不外排。船舶生活污水、机舱含油废水等委托有能力单位处理。(三)海洋生态环境及渔业资源项目建设导致底栖生物、潮间带生物和游泳生物损失量约为6.991t、45.622t、14.896t,生物资源损失额为2926.79万元。项目施工过程的生态影响在施工结束后可逐渐恢复,结合生态补偿、恢复措施,生态影响较小。环保措施:填海工程采用先围后填方式;疏浚过程中采用对水体扰动小的挖泥船等船只和设备;根据相关规定补偿海洋生物资源损失,补偿资金为2926.79万元。(四)环境空气项目产生的废气主要为到港船舶排放的废气以及运输车辆尾气。项目正常工况下,总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大气污染物排放叠加现状浓度后,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及其修改单要求。经计算,项目不需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环保措施:施工设置围挡、洒水降尘、运输车辆采取帆布遮盖并控制车速,减缓扬尘影响。运营期堆场设“防风网+喷淋降尘”设施,卸船、堆取料作业时采用喷雾除尘;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尽量选用低能耗、低污染排放的车辆,船舶使用岸电。(五)声环境码头边界上的噪声预测值可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值要求,最近敏感点沟疏村可满足2类标准值要求。环保措施:选用低噪声设备;加强机械设备的维护,减少因不良运行产生的噪声;加强船岸协调,尽量减少船舶鸣笛次数,夜间禁止船舶鸣笛。(六)固体废物疏浚泥沙外抛于海洋倾倒区。营运期船舶生活垃圾、船舶检修废物交有能力单位接收处理;含油废水处理站污泥、废含油手套及抹布、废矿物油交由相应的危废资质单位处理。生活垃圾交环卫部门处理。(七)环境风险项目环境风险潜势为III级,潜在的环境风险主要为船舶溢油等事故引发的环境污染。报告书预测,溢油主要对澳角娱乐旅游区、惠来县人工鱼礁重要渔业海域限制类红线区、神泉海洋保护区、鸡椒礁特别保护海岛禁止类红线区、鸡椒礁特别保护海岛限制类红线区、前詹海洋保护区等敏感目标产生一定影响。在严格落实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的情况下,可有效降低环境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有效控制事故发生对环境的影响。风险防范措施:施工期加强作业船舶安全管理;制订溢油事故应急预案,落实风险防范措施。

公众参与情况

采取网站公示、报纸公示、张贴公告等方式开展了公众参与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