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如何提升生态文明治理能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这一话题近日备受代表委员们关注。省政协委员、省生态环境厅厅长鲁修禄接受南方日报专访时表示,广东将更加重视生态环境内涵式发展,坚持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促进。今年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更加注重区域协调治理。
全省空气质量连续7年全面达标
南方日报:生态环境是群众关切的民生问题,去年广东的情况如何?
鲁修禄:2021年是广东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最显著的一年,污染防治攻坚战由“坚决打好”转向“深入打好”,并协同推进减污降碳,高水平高质量完成国家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
全省生态环境质量高位保持稳中有进,大气6项主要污染物指标连续7年全面达标,全省PM2.5平均浓度达22微克/立方米,21个地市PM2.5浓度均完成考核目标,空气质量指数(AQI)达标率为94.3%。
同时,水环境质量连续3年稳步提升,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达标,149个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89.9%,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达到90.2%。
农村生态环境也得到较大改善,去年我们摸查全省5.77万个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情况,全省纳入民生实事办理储备库的自然村中1626个已动工、1393个已完工,超额完成当年的民生实事任务。今年将更注重区域协调,将生态环境治理进一步从城市向农村延伸,确保今年底前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达到50%以上。
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
南方日报:目前广东生态环境保护面临怎样的形势?
鲁修禄:今年广东生态环保的主基调是稳中求进,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高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环境治理设定的目标是: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89.2%、劣Ⅴ类断面比例下降到0.7%,AQI达标率保持在92.8%以上,PM2.5浓度低于25微克/立方米等,这是与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
广东正进入生态环境内涵式发展的时期。在指标设定上体现“稳”,不追求过高指标。必须深刻理解环境质量与考核指标的关系,全面攻坚正转入攻坚战与持久战相并行阶段,更高水平生态环境质量的实现要依靠更系统全面的治理,既要久久为功,又要下绣花功夫。在生态环境质量上要实现“进”,要继续集中力量补短板强弱项,不断延伸和拓展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深度和广度。
南方日报:广东今年将如何部署“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工作?
鲁修禄:污染物和二氧化碳的排放具有很强的同根同源性,因此提出协同管控。今年是协同推进减污降碳的关键一年,要重点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紧密结合。
在实施“碳达峰、碳中和”方面,去年全省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和金额分别为1.997亿吨和46.1亿元,稳居全国首位;创新发展碳金融产品,碳普惠核证减排备案累计签发192万吨。
今年将重点推进环评领域减污降碳协同管控,持续深化低碳试点省市建设,并进一步扩大碳交易控排行业范围、降低控排企业门槛,研究建立粤港澳大湾区碳市场。同时,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治水坚持控源截污与生态扩容相结合,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提升河湖生态功能;巩固提升国考断面整治成效、强化源头水生态保护等;深入实施空气质量全面提升行动,重点打好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战役。
主动服务对接重大项目指导环评
南方日报: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如何服务“六稳”“六保”?
鲁修禄: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上,我们将主动做好服务,生态环境部门提前介入对接项目,指导、帮助做好项目环评工作。同时,在审批上尽可能加快,去年我们进一步优化环评分级管理,99.8%以上项目就地审批,全省以告知承诺制形式审批项目环评超400个。今年将继续深入落实重大项目环评服务机制,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在环境执法上,我们要学习借鉴纪检监察经验,既保持严的主基调,又要注重预防和教育警示。广东正持续优化执法方式,企业只要不是恶意污染环境,都会给予整改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