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傍晚,佛山大棉涌畔,行人散步往来,在一旁钓鱼的梁先生正等着鱼儿上钩;在乐平涌,村民谭锦成正在家中休息,河边晚风从窗户钻进穿堂而过;而在五胜涌,老人卧在躺椅上,摇着蒲扇纳凉,好不惬意。
人逐水草而居,城市因水显活力。经济发展一度让水环境恶化,而随着城市更新、乡村振兴加快,佛山下大力气治水,水环境日益改善,河涌旁的居民又回来了,小康生活多了一片绿意。
▲佛山乐平涌,清洁人员定期对河面进行清洁保养。
黑臭河变公园,水中鱼群游弋
“以前水黑得像酱油,味道又大,水里没鱼,大家都躲得远远的。”在大棉涌的北江凤凰公园,梁先生边拉着鱼线边和记者说,“这几年水质慢慢变好,鱼多起来了,我在旁边小区买了房,傍晚过来钓鱼,很舒服。”
大棉涌由西向东贯通佛山三水区西南城区,直接关乎中心城区居民生活环境。但随着经济发展,大量污水排入河,2016年初的监测数据显示,其水质已恶化为轻度黑臭。
“这一片以前是对外经济开发区,工业源污染对大棉涌水质造成较大影响。”佛山市生态环境局三水分局水生态环境股股长邓兆柏介绍,当地在2012年前后开始做城市更新,通过“三旧”改造,建设北江新区,随后大力治理水污染。
8项截污管网建设工程在大棉涌铺开,共投资7200余万元新建超10公里管网,沿河基本实现全线截污。而周边的新建小区,建设之初就按雨污分流建管,生活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同时,投入3700多万元开展大棉涌水质改善服务项目,并实施生态修复等逐步恢复水生态系统。
经过整治,大棉涌已于2018年底通过黑臭水体初见成效验收,2019年4月通过黑臭水体“长治久清”市级验收,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水质达Ⅳ类标准。大棉涌也是广佛跨界河鸦岗国考断面上游,随着水质提升,鸦岗国考断面目前也已稳定消除劣Ⅴ类。
“水质改善后,沿河建起了凤凰公园,周边都建起小区。”邓兆柏说,很多买房的市民就是看重大棉涌的环境,“每到晚上,河边散步人来人往,多了人气。”
河不臭夏开窗,绿道骑行惬意
乐平涌穿过三水区乐平镇海洲村,村民谭锦成的房子就在河畔。“这里位置是好,但放在几年前,夏天几乎不敢开窗。”谭锦成说,“以前水黑,还特别臭,住在河边也只能忍着。”
乐平镇环保局常务副局长陆伟波介绍,几年前,乐平镇发展陶瓷、五金等工业园,但处理设施不足,污水大量排入河,同时周围养猪户多,到2018年乐平涌(海洲村断面)全年水质均值恶化为劣Ⅴ类。
“乐平涌是镇上的母亲河,我们将乡村振兴与治水相结合,着力让治水出实效。”乐平镇党委委员张勇说,2018年该镇出台综合整治方案,投资25亿元推动94项工程,目前已完成77项。
谭锦成家不远处有一幢矮房子,“这是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地底是一套污水处理系统,每天能处理70吨污水。农村污水经处理后再到人工湿地过滤后可排入河。”张勇告诉记者,目前乐平镇已建成65座农村分散式污水治理设施,今年将再新建9个。
另外,乐平镇从2018年开始已新建3座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达10万立方米/天,并逐步补齐管网,同时整治农业源污染、工业污染。到2019年,乐平涌(海洲村断面)全年水质均值实现首次达标,达到Ⅳ类;2020年上半年,水质均值达到Ⅴ类水标准。
谭锦成在河旁经营着十几亩鱼塘,此前河水污染后一度让鱼塘换水困难,如今水质好了,他会用一部分河水养鱼。“河不臭了,住在河边舒服,现在要我搬哪里都不去。”谭锦成笑着说。
水质改善后,乐平镇还对乐平涌进行生态修复,并沿河修建绿道,目前,13公里的礼运路已全线贯通。“沿岸绿道已成为散步和骑行的好去处,周边居民正享受着生态环境改善带来的成果。”张勇说。
水复清产业转,擂鼓响龙舟闹
在南海区桂城街道夏北社区,金融高新区的高大写字楼下,五胜涌缓缓流淌,为“钢铁森林”带来些许柔软。
“以前这一片都是很杂乱的旧厂房、餐饮店,拆除之后,水也开始变好,地也值钱了。”夏北村村民黄焯彬指着五胜涌旁的几个在建楼房说,几年前河边餐饮店、小工厂的污水直接排入河,河涌一下变臭,谁都不愿来河边。
五胜涌全长约4650米,河涌的异味影响着沿线居民生活,治理迫在眉睫。
“夏北社区在2009年划入广东金融高新区C区,随后大手笔投入对旧工业厂房升级、消除传统工业污染,腾出‘环境容量’。”佛山市生态环境局南海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五胜涌的治理集中在控源截污。
河涌流域内,全面清拆旧工业厂房,大幅削减工业污染物排放量,同时腾出土地和环境容量发展都市型产业,并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旧村改造,逐步提升城乡环境品质。
随后,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平洲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后于2019年11月完成通水调试,扩容后处理规模达22万立方米/天,同时流域内补齐配套管网,清理入河排污口,大大减少入河污染。
2017年,五胜涌黑臭水体整治初见成效后继续推进长制久清工作,持续补齐污水管网、排查暗涵。2018—2019年,水质监测结果显示,五胜涌各断面水质指标均值达标。
另外,当地还主动提供土地打造优美公共空间,其中腾出20多亩土地建设夏北中心公园,为周边发展和群众生活提供优美的公共空间。如今,五胜涌两旁散步、休憩的村民越来越多,原本的旧厂房都变成高大的写字楼、商场。
值得一提的是,五胜涌流域水环境质量的改善,在帮助夏北村升级产业、提升风貌之外,也正留住传统文化。
记者跟随夏北社区行政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杨锦权走在社区的五胜涌流域旧宝华涌,只见两岸绿树掩映,河面微澜。“端午节时,这条河里特别热闹,两岸围满了人加油助威。”杨锦权说。
“我从小生活在这里,以前下课就跳河里游泳。后来河被污染,经过这么多年再治好,心里挺感慨。”杨锦权笑着回忆说,村里每年都要举行龙舟赛,现在河水变好了,大家兴致更高了,“我们正计划邀请其他村的龙舟队来一起比赛呢!”
▲佛山五胜涌流域旧宝华涌经过治理后复清,当地每年的龙舟赛都在此热闹举行。
■记者观察
绿色铺就小康底色
什么是小康?这是记者在走访中一直思考的问题。
是物质的富足吗?一定是。走在佛山,河涌流经的村镇、城区,硬底化道路平铺,两旁房屋齐整,路上车辆往来,规划区内写字楼、商场林立,一切都展示着几十年来的巨变,以及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的丰富生活。
但也发现,几乎每一条河的恶化皆因物质的富足,随着人口爆炸式增加、工业迅猛发展,配套的环境基础设施却跟不上,污水大量入河,水变黑变臭,原本逐水草而居的人们开始远离水。
这,显然不是我们期待中的小康。
而随着当地大力推行水环境治理,补齐截污管网、建污水处理厂,全面控制工业污染,严格整治农业污染,修复河道生态……一系列系统措施下,黑臭河涌慢慢改善,沿河公园、绿道、碧道逐渐建起。
当人们再度回到河边散步、钓鱼、休憩,会欣喜地发现,绿色发展带来的幸福感、获得感才是小康应有的样子。
当前,这样的回归在广东很多地方发生。来自省生态环境厅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广东生态环境质量创同期最好水平,其中地级以上市、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全部达标,71个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Ⅰ—Ⅲ类)达85.9%,同时劣Ⅴ类断面全面阶段性消除。
走访中还发现,当前水污染治理已从被动转为主动,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成为治水的内生动力。几年前,治水的动力或许更多还是中央、省自上而下的督察、考核,但近些年,治水正与乡村振兴、城市更新紧密结合,成为地方实现产业升级、留住文化、创造美好生活的新抓手,治水真正为群众谋福祉。
今年是广东治污攻坚决战决胜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年,小康既是物质生活的富足,也应是生存环境品质的优化。真正的小康,需要绿水青山的绿色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