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生态屏障和重要饮用水源地,肇庆投入了大量力量推进“碧水攻坚战”,实现水质量持续进步。2021年1-2月,肇庆国考断面水环境质量变化情况进入全国排名前30强。
系统推进,重点突破
肇庆实现水环境质量持续进步
春雨沥沥,西江水缓缓东流,这条母亲河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肇庆人,保护她绿水长流是肇庆的历史责任。“十三五”以来,肇庆统筹各方力量,从各个渠道深入推进碧水攻坚战,实现了水环境质量持续进步。
2020年,全市12个省考以上地表水断面水质优良率达到100%,劣Ⅴ类比例为0,西江、北江等大江大河水质稳定达到Ⅱ类,11个县级以上饮用水源地水质均优于Ⅱ类水质目标,在全国337个城市中,肇庆水环境质量排行第12名,列广东省第二,水环境质量较“十三五”初期有明显改善。
碧水攻坚战的“攻坚”二字道出了水治理的复杂和艰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处理水的问题,更关键的是如何处理岸上的问题——包括建设污水处理厂;架设污水管网;工业源、农业源等源头截污,可谓痛点多,战线长。仔细翻阅肇庆近年以来的工作,可以发现肇庆如何逐步扎实推进,特别在“保好水”方面,通过全面加强防、护、管,筑牢了防治基础。
▲奋力建设新时代高品质新端州,城市面貌日新月异。(西江日报记者 梁志锋 摄)
筑牢防线
制度建设架起“堤坝”
制度建设是保障水环境安全的“堤坝”。肇庆市委、市政府坚定站在保护母亲河的最前线,主要领导带头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在全省较早成立高规格的“水污染防治协作小组”,统筹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水功能区达标攻坚和不稳定达标断面攻坚等工作。
肇庆市委、市政府一再强调“三个绝不”的底线,并脚踏实地践行。五年间,全市新建国考、省考断面自动监测水站14个,自上而下,时时刻刻盯牢水环境指标。全市深入实施《西江水质保护负面清单》,严格落实环保准入制度,限定新建项目类型,严控污染源头。
▲肇庆市七星岩五龙庭全景图
基础设施“补短板”
污水治理设施、污水管网是水污染防治的必要基础。“十三五”以来,肇庆市以北江流域、绥江流域、新兴江流域为重点,推进“补短板”工作,大大提高了水治理基础设施的覆盖率。
工业源是重点监督的对象,“十三五”期间,肇庆市大力推动工业集聚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目前省级以上工业集聚区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比例超过85%,全市上下环境守法意识明显提高。
日益发展的城镇化,则需要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的同步推进。2018年至2020年,全市累积新增县级以上城市污水处理设计能力8万吨/日,累积新增镇级污水处理能力近15万吨/日,全市88个建制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已全覆盖。
治理设施必须“配对”污水管网才能真正发挥效用,这也是水环境治理工作中“最硬的骨头”。2018年至2020年12月,肇庆发挥工作的主动性,统筹各种力量推进污水管网建设,全市新增各类配套管网约1253.16公里。其中城市(县城)污水管网近540公里;镇级污水管网约652公里;改造老旧管网63公里。城区人民最熟悉的羚山涌片区,近年共计建设污水管网超过70公里,同时统筹排污口截污、配建分散处理设施等系统性工作,从而消除黑臭,逐步实现水质稳定。
农村流域是大江大河的上游,其水环境质量对于整体有着重大影响。“十三五”以来,肇庆市大力投入农村环境整治,截止2020年12月底,全市共完成8945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完成率为65.01%,远超55%的省定目标,全市自然村已基本实现雨污分流、污水排放管道收集或暗渠化。畜禽养殖是农村的一大重要污染源头,在过去工作的基础上,全市继续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督促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加强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和管理,目前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9%,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98%。种种措施不断夯实源头减排基础,推动农村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经过治理后的羚山涌,景美水净。西江日报记者 曹笑 摄
善管队伍
自上而下提高防治意识
环境执法,以打击恶意违法排污和弄虚作假行为为重点,实施联合执法、区域执法、交叉执法等,2020年,全市共出动环境执法14117人/次,检查企业6029家/次。通过严格执法,倒逼各地、各主体不断提高环境守法意识。
肇庆市还全面建立市、县、镇、村四级河长体系,在市第一总河长、市级河长的带头示范全市各级河长扎实开展巡河,仅2020年,即发现并解决影响河湖健康问题逾2000个。
肇庆市还加强污染河涌治理督导,市生态环境局等部门深入河涌污染防治一线进行督导,通过加强与相关县(市、区)协调沟通,持续提高基层污染防治工作水平,筑牢基层防线。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国家环境保护水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正高级工程师吴仁人表示,在污染防治攻坚全面开展和各城市百舸争流创优的情况下,水环境质量仍能稳定在全国前面且排名不断提升,成绩来之不易。特别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污染防治攻坚,带头攻坚,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推动全市上下加强污染防治工作,基础设施补上了短板,农业源、工业源的排放得到了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削减。在这个过程中,肇庆聚焦突出问题,采取重点突破,如期完成了新兴江水质达标和羚山涌、石咀涌消除黑臭水体等目标,通过一步一脚印大的努力,取得了“十三五”的好成绩,并为“十四五”深化污染防治攻坚战筑牢了良好的根基。
▲九坑河饮用水水源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