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基涌整治典型案例
马基涌位于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呈东北-西南走向,起点为大圩至三洲涌,终点为平洲水道,全长3.14公里,流经平西、平北社区。流域面积约为10平方公里,流域人口约6.1万人,同时马基涌流域属于城乡结合部,合流制截污在下雨时合流雨污水溢流到河涌,造成水质波动。
除此之外,原来的截污管网对应的明德立新路污水主渠箱实际运行水位比较高、而浅巷村等马基涌沿线的村庄地势较低,不仅容易造成倒灌,同时截污管污水无法顺势排入市政管网,直接溢流至河涌,严重污染马基涌水质。
在平北社区浅巷村有一漏水严重的拍门,拍门直径1.2m,在晴天情况下也有漏水情况出现,流量约300m³/d。通过采用电视检测、潜望镜检测等摸查手段对拍门进行摸查发现,该拍门对应的污水管与市政管网相连,但由于村庄地势较低,截污管污水无法顺势排入市政管网,不仅如此市政管网中的污水倒灌至村庄溢流至河涌。经研究决定改用污水提升泵、将收集的污水泵入污水渠箱,通过建设一体化泵站,处理量为400d/t,将明德路东侧区域的污水和平北六村支涌污水输送至市政主管,该工程在2021年7月份已完工,现拍门漏水问题已解决,马基涌水体水质稳定达到消除黑臭指标。
提升泵井进行水泥灌注
提升泵井模板搭建
提升泵井进行路面硬化
整改后马基涌现状
大良河整治典型案例
大良河位于顺德区大良街道中部,全长约5.8公里,流经近良、升平、南华、金榜及新滘等多个社区,沿河两岸多为旧城片区,管网雨污合流、雨污错接混接等情况较为普遍,沿线一些雨污合流管道的拍门关闭不紧,导致部分生活污水排入大良河中,从而影响大良河水质。为加强大良河水质管理,及时查漏补缺,委托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对大良河开展高光谱无人机水质监控,分析河涌污染变化情况,为大良河实施精准治污提供技术支撑。
高光谱遥感分析技术是一项河涌水质分析的新技术,主要基于水体实测光谱,将高光谱设备搭载在无人机上,对大良河进行整体“扫一扫”,通过建立光谱特征和水质指标的关系模型,实现对水质指标的反演。与常规的定点水质监测方式不同,高光谱遥感技术具有直观展示河涌污染变化特征、准确反映整体水质状况的特点,克服了水质常规监测的成本高、需时长、监测区域有限的缺点。
大良河新滘段北河岸住宅区存在雨污管道混接现象,部分雨水口不时排放生活污水。但由于沿岸均为居民自建房,常规水质取样监测难以覆盖该部分区域,污染溯源较为困难。如图1所示,该排放口位于房屋缝隙之间,河涌两岸均为紧密住宅,难以走近发现,且排放口长期位于水位以下,排污现象相对隐蔽。
图1 难以进行常规监测的排放口
经对大良河水质进行光谱信息采集及数据分析反演,锁定污染范围,精准找出了影响水质的排污口,如图2所示。
图2 发现影响河涌水质的排放口
精准找到排污点位后,结合桂畔海水系综合整治-大良河截污管线工程,对该排污口进行截污。工程单位根据该排口口径较大、流量大、形状不规则、排口标高低等情况,因地制宜采用砖墙围堰,将污水小范围锁定,再通过排口接驳入大良河沿河截污挂管中,同时加装外挂拍门防止河水倒灌,如图3所示。
图3 排放口整治工程图片
经整治,该入河排污口所排污水已接入市政污水管网,该处河段水质已得到有效改善,如图4所示。
图4 排放口周边河涌水质得到有效改善
随着大良河截污管线工程的开展,大良河前期发现的347个入河排污口(含一家一户排口)已完成整治,其中进行截污处理(含封堵)的325个,22个雨水排放口也已按要求树立标志牌。同时相关部门对大良河及其相连河涌沿河雨污合流管网、箱涵设置的截污拍门进行了维修改造,包括:对内置拍门井内加装溢流墙;对沿河排口的已建溢流墙进行加高,提高管内出水液位;加强沿河外置拍门液压;封堵河水倒灌直排口和雨污合流箱涵等。经过整治,根据2021年8月大良河高光谱无人机水质推演情况反映,对比2020年12月,河道水质整体已有所改善。
图5 大良河高光谱无人机水质推演情况对比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