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概况
长来镇和村行政村和村位于乐昌市区南侧,共有常住人口821人(户籍人口1281人)。村庄农户集中分布,属于典型山谷地区地形平缓的聚集型村庄,该类村庄在在粤北、粤西的山区较为常见。和村距离镇区和城市建成区较远,不属于镇级污水处理厂覆盖内,该村在实施治理工程时因地制宜采用建设设施治理模式。和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借助省定贫困村补助资金和对口帮扶单位支持,结合全村人居环境各项整治统一实施,统筹道路改造与雨污分流管网实施。
和村行政村和村村庄分布区域
治理工程于2018年完工。该设施设计处理规模为50吨/天,配套建设污水收集管网长度约3785米,管网覆盖收集村庄主要区域,黑水和灰水应接尽接。设施采用“厌氧+稳定塘”工艺,该工艺抗负荷冲击能力强、成本低、工艺简单、运行维护简便,出水执行广东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排放标准》(DB44/2208-2019)的二级标准。治理工程总投资约105万元,其中站点投资10万元。
和村行政村和村稳定塘近景
二、技术工艺
和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采用“厌氧+稳定塘”工艺,其核心处理工艺为稳定塘。稳定塘旧称氧化塘或生物塘,是一种利用天然净化能力对污水进行处理的构筑物的总称。其净化过程与自然水体的自净过程相似。通常是将土地进行适当的人工修整,建成池塘,并设置围堤和防渗层,依靠塘内生长的微生物来处理污水。主要利用菌藻的共同作用处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稳定塘污水处理系统具有基建投资和运转费用低、维护和维修简单、便于操作、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病原体、无需污泥处理等优点。
稳定塘工艺原理图
三、治理情况
(一)治理成效
和村处理设施处理效果良好,出水清澈,且水质监测情况均符合执行标准要求。
设施出水水质情况
(二)工艺适用标准分析
以“稳定塘”为核心的工艺出水水质可满足广东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排放标准》(DB44/2208-2019)中二级标准要求。
(三)工艺适用性分析
“稳定塘”工艺具有抗负荷冲击能力强、成本低、工艺简单、运行维护简便等优点,但工艺处理能力一般、占地面积较大,较为适合村庄采用雨污合流管网,进水浓度一般或偏低,村庄土地资源丰富,特别是水塘偏多,出水标准在广东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排放标准》(DB44/2208-2019)为二级标准等对水质要求一般的区域。
(四)设施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和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经济技术指标表
四、运维管理
(一)运维情况
和村设施站点采用村镇人员自行运维模式,负责设施及管网的日常维护,每天巡检设施,定期检查管网,对管网中垃圾、泥沙进行清掏。
(二)管理情况
和村设施日常维护及管理主要为村委会人员负责实施,,同时,镇人民政府落实日常监管。
五、特色总结
(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降低运维费用
和村因地制宜利用村内风水塘改造,增设厌氧池及水生植物,通过“厌氧+稳定塘”工艺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治理。该设施为无动力设施,利用地形地势特点,污水自流进入设施,无需提升和曝气等用电环节,设施运行维护简便,运维费用较低。
(二)设施出水可资源化利用
将设施处理达标的尾水通过管渠等输送方式排入农田,利用农田生态系统对尾水进行进一步净化,同时可用于农田灌溉,节约地区常规水资源消耗,并加强了尾水循环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