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广州华润热电有限公司,一度以为走错“片场”。一家燃煤发电企业烧煤不见煤,触目皆是果园和草坪,让人误以为进的是公园。公司总经理王明传说,高耸的冷却塔冒出的阵阵白烟不是烟雾,而是水蒸气,只为降低温水直排对珠江水域的生态影响。
王明传还说,厂内不仅实现废水、固废的循环利用,降低了能耗,还探索了燃煤耦合污泥发电,在减少污泥污染的同时,获得额外的经济收益。在广东,像广州华润热电这样持续推进绿色转型的传统企业不在少数。
以往,陶瓷企业一直是污染大户。佛山市三水新明珠建陶工业有限公司通过智能制造、清洁生产,实现粉尘全部收集、废水回收利用、废气超洁净排放。新明珠集团副总裁简润桐说,以实现环保达标为契机,企业升级设备、创新产品,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当越来越多的传统高耗能、高污染企业选择走绿色低碳之路,带来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广东经济总量超过13万亿元,连续35年居全国之首,是以约占全国7%的能源消费、5%的碳排放,支撑了约占全国9%的常住人口、10.8%的经济总量。
与此同时,广东的生态环境品质还在优中向好。以老百姓最关心的空气和水为例,今年前三季度,广东PM2.5平均浓度达到19微克/立方米,在全国仅次于西藏、海南和贵州;今年前11个月,广东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达93.9%,劣Ⅴ类国考断面全面清零。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广东告别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经济增长的老路,正在走一条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新路,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相得益彰。
树立新发展理念,避免先污染后治理,成为行业共识。石化是广东战略性支柱产业之一。大亚湾石化工业区对不符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的企业,一律一票否决,不予引进园区。
“短期看是舍弃了眼前利益,但实则是考虑到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为高质量发展腾挪空间。”惠州市生态环境局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总工程师符国材说。
推动发展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型,探索“两山”理念转化新路径。走进汕尾市陆河县,大片森林郁郁葱葱。这里的绿水青山正转化为金山银山。全县7个镇37个村组团“卖空气”,以63.61元/吨的价格成交约11.51万吨碳普惠减排量,带来700多万元经济收入。
“卖空气”实际是出售林业碳汇,村里将碳汇出售给企业,后者用来抵消自身的碳排放量。碳汇,不仅能变现,还能作为抵押担保品纳入绿色金融体系,成为贷款“硬通货”。
据了解,广东尤其注重市场导向,通过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激发保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绿色金融助力绿色发展持续走在全国前列。截至2024年6月末,广东全省绿色信贷余额达3.6万亿元,同比增长26.7%,占各项贷款比重达12.9%。
广东持续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增加发展的潜力和后劲。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局长王保森介绍,通过布局多个循环经济产业园,广州成为国内首个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的超大城市,在推进垃圾减量的同时,实现资源再利用。
以广州环保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广州市第三资源热力电厂为例,其生活垃圾日均处理规模超过6000吨,占全广州每天产生垃圾的三成左右。垃圾焚烧产生的热能还可以用于发电,年供电量超过10亿千瓦时,可满足35万户居民一年的用电需求。广州环保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雪球说,不仅如此,公司还探索发展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新产业项目,让建筑垃圾“变废为宝”。
“经济发展的含绿量越高、含碳量越低,含金量就越足。”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厅长徐晓霞说,广东将坚持绿色发展,久久为功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广东实践,以高品质生态环境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