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广东省生态环境厅举行2024年9月例行新闻通气会,通报海湾精细化调查重要发现情况及解读《广东省民用核设施核事故预防和应急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回应媒体朋友关心关注的问题。会上,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渔业环境研究室相关负责人就我省当前海洋多样性保护成效答记者问。
广东广播电视台记者:刚刚通报介绍了我省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请问我省当前海洋多样性保护成效如何?
黄洪辉: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十三五”以来,广东省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强化陆海统筹、河海兼治,深入推进近岸海域水质达优攻坚,全省近岸海域水质稳中向好,“十四五”以来全省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保持90%左右,其中2023年,全省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达92.3%,创近二十年来最好水平。海洋环境的改善为海洋生物提供了更加宜居的栖息场所。我省纳入调查监测的河口、海湾、红树林和珊瑚礁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均保持稳定,生物多样性水平稳步提升,中华白海豚、海龟和文昌鱼等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成效也很明显。
沿海各市在美丽海湾建设过程中注重通过海洋生态环境调查以摸清生态家底,为更好、更精准地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发挥了积极作用。例如,在深圳和惠州市交界的大亚湾滨海湿地调查中,2023年新发现白腹海雕等3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记录到国家级保护鸟类38种,约2220只,2024年在坝光海域调查发现水蕨属的植物新种—“坝光水蕨”。珠海市万山海域近年来调查监测到鱼类200多种、贝类68种、虾蟹61种、大型海藻18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约1200头,珊瑚共记录有83种。此外,处于海洋食物链顶端的,多年难见的鲨鱼在大亚湾和珠江口海域也时有出现,表明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级重点保护动植物的物种数和资源量有明显增加的趋势,海洋生物群落结构也稳定向好发展中。这些成绩的取得,我认为主要归结为三点:
一是我省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十三五”以来,广东省先后制定出台《广东省海洋生态红线》《广东省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行动计划(2016—2020年)》《广东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广东省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广东省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为广东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是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建设不断加强,海洋保护区管理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广东有七个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建各类海洋自然保护地119个,面积3943平方公里,数量和面积都稳居全国前列,形成了类型齐全、布局合理的保护区网络,保护对象涵盖中华白海豚、海龟、文昌鱼等珍稀濒危物种,还有珊瑚礁、红树林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近年来,加大了海洋保护区建设管理的资金投入,海洋保护区的规范化、标准化程度显著提升。
三是调整优化了海洋生态监测网络体系,提升了监测能力。全省海洋生态环境调查站位设计更科学合理,监测手段更加先进,尤其是大量的无人机监测技术、遥感监测技术以及在线监测技术等现代监测技术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和管理手段,为科学评价和管理全省的海洋生态环境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