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型河流
河流简介 高明河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又名沧江河,是高明区的母亲河,发源于高明区西南老香山托盘顶,在海口村附近汇入西江,总长为82.4公里,流域面积1033平方公里。 主要做法 过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流域内生活、工业、农业等污染集中排放,主河道水质变差,部分支流长期劣Ⅴ类,河道淤积严重,河滨生态空间受侵占,水生态问题持续加剧。 佛山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实施全流域强统筹大兵团分层次治水,推行“全流域统筹、全方位治理、全要素融合”治理模式,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形成党政主治、部门联治、社会共治的新局面。 建立全流域统筹新体系。佛山市成立市、区、镇三级水环境治理指挥部,各级主要领导任指挥长,建立“三函一牌”和“三书一拳机制,压实“三方”责任,实施“碧水”“绕城”“点亮”“生态经济”四大行动,高规格全流域统筹高明河综合整治。 打造全方位治理新样版。基于流域上游农业农村面源污染突出、中下游城镇生活及工业污染负荷重的典型复合污染特征,有针对性开展分区治理、多源共治。深化农业农村面源治理。结合乡村振兴,聚焦“猪、鱼、人、树”,累计清理小散畜禽养殖场4567家、标准化改造养殖池塘1.6万亩、建设110个农村分散式污水治理设施、缩减桉树16万亩,完成4个小流域生态治理,着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深化城镇生活源治理。推行排水设施“三个一体化”管理,新建污水管网94.26公里、修复管网131公里、雨污分流改造20公里,流域内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生化需氧量浓度高于100mg/L的规模从原来不足10%大幅提升至73.7%。深化工业源治理。推动工业企业入园发展,开展工业园“污水零直排区”创建,实现生活污水、生产废水、雨水分类收集、分质处理。 绘就全要素融合新蓝图。统筹水资源、水生态、水经济、水文化,推动全要素融合治理。强化水资源利用与管理。推动原有分散纺织印染企业上楼集聚发展,促进产业绿色化,耦合生活污水处理厂、大唐热电厂、印染废水处理厂“取水-净水-用水-排水”关系,打造“不取河水、生产节水、循环用水、减少排水”绿色低碳循环模式;全面推进小水电清理整改,关闭13座小水电,加强河道生态流量保障。强化水生态保护。统筹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完成河道清淤疏浚156公里,新建碧道72.2公里,建成湿地66公顷,完成4个河心岛生态修复,逐步完善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强化水文化与水经济建设。以水为带,串联滨荷Park生态文创园、沙寮村等滨水景区,打造涌泉广场、飞鸟浮岛、智湖公园等亲水空间;以水为脉,活化古村落,助力乡村文化升级和区域升值;以水为媒,点亮高明河“夜间经济”,助推文旅产业发展。 围拳涌治理后 围拳涌治理前 治理成效 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河清岸绿美好景象逐步凸显。流域水质根本改善,国考沧江水闸断面水质实现由Ⅳ类改善为Ⅱ类,且已连续三年达到优良;通过打造工业废水循环利用体系,减少高明河取水约3万吨/日,主河道长年保持丰沛流量;上游自然岸线率超过90%,下游城镇区自然岸线率稳步提升,高明河现有水生动植物超166种,国家一级重点水生野生保护动物鼋在高明河流域栖息繁衍。 水产城融合发展,生态经济共赢局面初步显现。高明区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荣誉称号,沧江工业园(西安片区)获评全国工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典型案例,高明区经济连续多年稳居全国县域经济第一梯队。 水文化蓬勃发展,人水和谐宜居画卷初具轮廓。高明河沿岸碧道、生态景观廊道、文物古迹、古村落等串珠成链,水清河阔、岸绿景美,重塑了“城镇—乡村共兴,自然—人工复合”的新时代岭南水乡风貌,2023年吸引游客首超千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8亿元。 新开涌整治后 新开涌整治前 经验启示 通过找准流域各区域突出问题和症结,实施全流域强统筹大兵团分层次治理,积极探索分区精准治理、多源共治,推动水产城深度融合及水生态价值转化,可为复合型水污染系统治理提供借鉴。 佛山市高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