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远眺,坪山河如一条潺潺流动的银色绸缎,轻轻铺展在城市的胸膛,波光粼粼,映照出天空的蔚蓝与云朵的洁白。它优雅地蜿蜒伸展,摩天大楼的剪影在其间摇曳,为城市的画卷勾勒出一抹灵动的旋律。
坪山河,宛如一位慈祥的母亲,见证了城市的繁荣与变迁,无私地包容着流域的创伤。为了保护这条母亲河,当地采取了有力措施,淘汰了3000余家“三高一低”企业,全面完善了城区雨污设施,建成了规模约36万吨/天的水质净化设施。针对汛期污染与补水难题,当地邀请院士团队设计沿河新建7座调蓄池、71处智能截流井,布设10处人工湿地,通过智能自动化控制,把刚下雨初期较脏的水截流到调蓄池储存净化,有效解决流域汛期污染,保障河道用水。一条条入河“黑龙”被斩断,坪山河终于不再蒙污纳垢。
漫步在坪山河畔,水清草绿,微风拂面,一座现代风格的建筑——“坪山阳台”矗立在岸边,让人想不到它竟然是坪山南布水质净化站。这座建筑呈现错落有致的弧线形立体屋顶,艺术感极强。地面之下,一个大型的水质净化站隐身其中,而出水则经过湿地再次净化才能排入河道。湿地中,芦苇摇曳,美人蕉和风车草错落有致,加上站里观水书屋等文化休闲设施,是深圳人的最新的网红打卡地。
河畔两侧,绿树成荫,枝叶繁茂,草木生机勃勃。浅滩处,白鹭翩翩起舞,羽翼轻展,如同洁白的精灵,在空中划出一道道优雅的弧线。深圳以“近自然”方式推进河道治理,促进河流生态修复,将60.28%流域面积划入基本生态控制线,打造58.2万平方米湿地群,为动植物生息提供庇护场所,鱼类种数和水生植物种类大幅增加,消失多年的唐鱼、虎纹蛙重回坪山河,马口鱼等27种清洁物种也频繁现身。
新生的坪山河,如今两岸涌动着蓬勃的科技活力。以坪山河为主轴,优质生态环境成为招商引资的金字招牌,汇聚了众多生物医药企业,光伏电池制造设备全球市占率领先,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持续完善,产业结构实现了从“三来一补”到“6+3”产业集群的转变,汇聚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国家级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六块国家级“金字招牌”,成为全市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区域。
在坪山河畔,人们在草坪上休憩,在碧道上慢跑。河与城相融共生,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这条美丽的河湖以其独有的方式诠释着城市的美与魅力,让人在宁静与优雅中感受到城市的繁荣与活力。坪山河,这条流淌着岁月故事的河流,将继续见证着城市的未来与发展。